6月29日,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“红石榴”暑期实践团奔赴瞿溪民族团结服务站,正式启动为期10天的民族团结支教活动,旨在将反诈教育创新融入民族文化传承,在青少年心中筑牢安全防线于民族认可的双重基石。
此次“红石榴”暑期实践团,主要面向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少数民族学子,其中多数为土家族、穿青人族、布依族等,以“交融多元文化,赋能成长实践”为脉络,开启暑期支教新篇。
延续往年热度的 “手势魔法师:民族舞的指尖密码” 课程,由“红石榴”实践团成员再度开讲。课堂上,不同民族的孩子携手解码民族舞蹈手势里的文化基因,从维吾尔族的灵动韵律到傣族的婉转姿态,在指尖起落间,不仅传承民族文化魅力,更促进各民族学子心灵交融,让文化认同在青春律动中愈发坚实。
支教组长孙馨园提及,贯穿活动全程的反诈情景剧,聚焦安全守护,以沉浸式表演传递反诈知识,提升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让法治护航民族团结的成长路。
维吾尔族阿迪莱感慨:“演完才知道陌生人的‘陷阱’有多坏!” 此前对反诈知识懵懵懂懂,排练时一次次代入被诈骗的情景,表演中真切体会到被骗的危害。现在他不仅自己牢牢记住,还变身“反诈小老师”,课间给低年级同学讲情景剧里的反诈要点,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者,成长为反诈知识传播的小先锋,民族同学间也因共同守护安全,凝聚起更紧密的情谊 。
此次支教实践,“红石榴”实践团紧扣 “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、中西医知识实践、手工科普赋能” 主线,通过多元课程搭建民族交流桥梁。从民族舞传承到美食文化探寻,从反诈守护到手工实践,每一项活动都在强化文化认同中,助力少数民族少年儿童成长。
未来,“红石榴”实践团将持续以知识为舟、文化为帆,在瞿溪这片民族团结的沃土上,书写青春赋能、文化共融的动人篇章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知识滋养下绚烂绽放。(王懿笑 邱祥龙/文)